匈牙利第一所学校成立于公元998年(现依然存在);知名度在欧洲排第七位的匈牙利第一所大学"佩奇大学"成立于1367年。匈牙利国会早在1868年就通过了全民义务教育基本法,这比以全民义务教育第一著称的英国还要早两年。
匈牙利拥有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其长久传统及出色的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同,高等教育学位在世界上享有广泛的承认。匈牙利的大学学分绝大部分参加了欧盟的ECT学分系统,欧盟内完全承认,使转学欧盟各国大学成为一件容易的事。
匈牙利教育体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国家的教育机构由教育部管辖,包括学龄前、初级、中级、大学、研究生等各级教育机构。匈牙利商业经济、理工、土木建筑、化学工程、医学、兽医学、农业学、动植物学等居国际领先地位。
学分制度:2003年9月匈牙利引入欧洲的学分制度(ECTS),但是一些高等教育机构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采用了欧洲的这种学分制度。根据政府颁布的关于引进欧洲学分制度的规定,1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工作量。
评定体系:匈牙利学校一般对学习效果的评定分5级:很好(5分)、好(4分)、满意(3分)、及格(2分)和不及格(1分)或只分三级:很好(5分)、满意(3分)和不及格(1分)。
学期:匈牙利高等教育的学年一般分为两个学期,即秋季和春季学期。秋季学期通常从每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1月底;春季学期从2月初到6月底。一般来说,两个学期包括15周的讲座、讨论和实践活动以及6周的考试期。
匈牙利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等级:小孩到6岁时必须要上小学 (分6、8、12年级的学校) 。小学毕业后可选择就读语言中学(4年)、职业中学(4年)、职业学校(3年)、或专科补校(2年)。十八岁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可就读大学(5-6年)或学院(3-4年)。
匈牙利的教育体系完善,教育水平世界驰名,在欧美地区都属少数。匈牙利有着世界一流的院校和师资力量,迄今为止匈牙利共和国共为世界培养出了14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有10位在生化,物理和医学类获奖,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以下是一些匈牙利诺贝尔得主:
Fulop von Lenard
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x射线和阴极射线管上做出的贡献。
Richard Zsigmondy
1925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胶体化学的学习方法上做出的贡献。
Albert Szent-Gyorgyi von Nagyrapolt
193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在维生素C的发现和延胡索酸的催化上做出的贡献。维生素C的发现者。
Leopold Ruzicka
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多亚甲基(polymethylenes)和松烯上做出的贡献。
George de Hevesy
1943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59年原子和平奖得主。
George von Bekesy
196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对发现耳蜗对刺激的反应物理机制做出了贡献。
Eugene Wigner
1963年诺贝尔物理奖。在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应用理论做出的贡献。发明原子弹增殖反应堆的科学家之一,同时被称为核能工程的创始人。
Dennis Gabor
1971年诺贝尔物理奖。在全息技术的研究及发展做出了贡献。
Milton Friedman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消费分析、货币历史和理论及演示稳定政策的复杂性做出了贡献。
Daniel Carlton Gajdusek
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在传染病的起源和传染机制上做出了贡献。
George Stigler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工业结构,市场运作和公共管理的原因和影响做出的贡献。
Elie Wiesel
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在对人类和平和人权上做的贡献。
John Polanyi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化学的新领域:反应动力学做出的贡献。
John Harsanyi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均衡分析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与John Nash 共同分享此奖。
George Olah
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碳正离子研究:碳氧化合物石油和天然气成分,和新的使用方法上的贡献。
Imre Kertesz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写作主题涉及在历史上对野蛮专横进行对抗的悲惨经历。
教育体系完善,教育水平世界驰名,特别在经济学,工程技术,生物化学,物理和医学方面非常卓著。匈牙利对人类文化和科技的贡献巨大,历史上许多知名的发明和发现都有匈牙利人的功劳,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圆珠笔、扭力秤、化油器、维他命等。
根据欧洲高校合作协会(ACA)调查显示,匈牙利是欧洲第六个最受欢迎的留学国家,每年差不多有一两万名外国学生赴匈留学。由于匈牙利属于欧盟成员国,所以其高等教育机构也是欧洲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中国和匈牙利政府在1997年已经签署了学历互认协议,在匈牙利获得的学分和学位在欧洲其他国家都可以得到自动转换。
CopyRight 2009---2011 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