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作为一个中欧的大国,自2004年加入欧盟以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国人和世界的关注。我从2001年开始先后三次赴波兰留学进修,对波兰近几年的社会发展有些微薄的认识。现结合自己在波兰大学两年多的学习经历,简略地介绍当代波兰的教育制度、教学情况,分析波兰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相关问题,旨在为国内的读者,特别是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其他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可借鉴和参考的资料。
传统悠久,稳中求胜--教育事业的发展之路
历史上,波兰一直以其先进的文化、艺术、科学、教育著称于世。世界著名音乐家肖邦、天文学家哥白尼、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居里夫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显克维奇,这些响亮的名字都出自这个古老的国度。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雅盖隆大学诞生于波兰的克拉科夫市,直到今天仍吸引着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莘莘学子。
波兰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从13世纪20年代起,教会开始创办学校。13世纪末,教会办的学校增加到30所。到了14世纪、15世纪,波兰全国的教会学校达到3000所,学校用拉丁语、德语和波兰语教学,讲授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和哲学等课程。可以说,教会学校是波兰教育的雏形。
几个世纪以来,波兰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到人民波兰时期,新的教育体制得以基本确立。20世纪50年代,波兰开始实行八年制义务教育,旨在扫除文盲。到了70年代末,波兰有近100所高等学校,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现代波兰的教育体系主要分为小学、中学(或职业中学)和大学。1999年是现代波兰教育体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二战后至1999年,波兰教育体系的第一阶段为8年制小学,学生毕业后进入普通高等中学或职业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高等学校深造。1999年,波兰国内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教育体系改革,改革后的教育体制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类似,即小学6年加初中3年为基础教育;高中教育有多种选择:3年制普通高中、4年制技工学校和2年至3年制的职业学校。针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设置有2年制的补充教育。这样总体计算起来,中小学教育一共持续12年至15年。学生中学毕业后参加全国统一的毕业考试,获得毕业证。之后根据成绩和个人爱好选择大学和专业就读。与我国现行的6+3+3的中小学教育模式相比,波兰更加重视职业教育,中等学校教育样式更为多样化,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也更多。
波兰的中小学非常重视外语教育。据我了解,这也是很多中东欧国家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特点。一般的学生都会同时学习一两门外语。2001年我第一次赴波兰留学期间,曾租住在一个普通波兰家庭里,和10岁的小女孩安德杰拉有过很深入的接触。当时她在读小学5年级,除了英语之外(和中国一样,中小学统一开设的外语为英语),还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不难想象,接受如此高水平外语教育的儿童在今后上大学、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一定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在波兰,每年5月至7月进行的全国性中学生毕业考试,就像我国一年一度的高考一样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张进入高等学府的通行证。毕业考试是针对各类高中毕业生由国家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的,分为口试和笔试两部分。考试项目分必考科目和附加科目两部分。必考科目有:波兰语、外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俄语、斯洛伐克语、瑞典语和意大利语任选一门)和生物、化学、物理及天文学、地理、历史、音乐史、艺术史、数学、社会知识、舞蹈知识中任意的一门。附加科目则是从生物、化学、物理、天文学、历史、地理、音乐史、艺术史、计算机、希腊语和古典文化、拉丁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外语、卡舒布语(波兰山区的一种方言)、数学、社会知识和舞蹈知识中选择一至三门不同于必考科目的科目。我在波兰留学时,每逢春夏之交,全国上下也是一片紧张之势---学生做考前的最后冲刺,应届考生的家长也像中国的父母一样如临大敌,想法设法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备考气氛。有趣的是,他们也和中国的家长一样,甚至能够得到工作单位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照顾,“迟到早退”不减薪,他们忙里忙外,只为了孩子能在毕业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波兰没有统一的高考,各个大学招收学生的主要标准就是他们的毕业考试成绩和平时在校成绩。入学条件是由各个大学自行确定的,一些名牌大学的名牌专业会自选日期组织专门的入学考试。考试形式灵活多样,笔试口试都有可能,每年的情况也不固定。由于入学考试时间不统一,所以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情况先后参加几所大学或几个专业的考试,最终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波兰现有的大学主要分为国立和私立两种。私立大学是1990年以后开始建立的。但是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上考量,国立大学,特别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国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常常更多地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一点恐怕跟我国当前的情况是比较相似的。我在波留学期间,先后在国立和私立大学进修过。从个人感受来讲,教学质量差别不大。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私立大学汇集了更多的名师。因为私立大学的教师很少有专职的,他们来自各个名牌国立大学。而能够到私立大学兼职任教的,往往是该专业该学科的领军人物。所以,在私立大学里,我多次得到了国立大学学生都难以得到的名师指导。反过来讲,由于私立大学的入学门槛较国立大学偏低,因此生源质量远远不如国立大学,学生无论在学术素养上还是知识基础上都要比国立大学的学生薄弱。
波兰的大学教育实行的是5年制,大学毕业后学生直接获得硕士学位。最近几年,为了顺应国际化的新形势,3+2学制也逐渐兴起。也就是说,学生通过3年的大学学习,首先申请获得学士学位。通过考核,如果条件合格,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目前,5年学制和3+2学制并行存在。
赴波兰留学之前,我也对欧美国家灵活自主的教学方式有所耳闻。而实地体会到与我们国内大学里完全不同的教学气氛时,还是被深深吸引了。在那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没有那么多程式化的课件,也没有那么多的照本宣科,常常是教授两手空空的走进教室,靠在讲桌旁就开始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兴致所至,在黑板上挥舞两笔,基本上也就是一节课上最精华的内容。剩下的,就由学生自己选择性地记录、记忆了。学生如果有疑问或有不同见解,在不失礼貌的前提下可随时举手发问,可以跟教授共同探讨,观点可以独特,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言辞可以犀利,只要没有人身攻击。有时候整整一堂课就变成了一个热烈的学术讨论会。考试时的题目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知识储备量,所以学生也不会拘泥于记下了多少课堂笔记,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过程中。
一般来说,在一门新课开始的时候,讲师首先会列出一个书单,由学生按图索骥,提前阅读相关资料。每节课老师会就一个专题进行讲授。这个题目学生通常会在前一节课结束之前得到。到了下一次课开始的时候,这些学生们带着五花八门的材料和各种经过认真思考和推敲的问题走进课堂。于是,又一场热烈的讨论。真理愈辩愈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一次又一次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得到提升。
可以说,波兰整个教育系统的主导思想是非常先进的。重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重素质而非单纯的学历。其实这些观点在我国教育界也提了很多年,但由于种种因素,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落实。而这种理念在波兰已经经过几代人的思索和实践,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已运用的十分成熟。
CopyRight 2009---2011 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