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轨道,指的是大学预科课程或荣誉课程,帮助学生进入一流的学院或大学;
2.中轨道,是为那些大多数处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准备的,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也没有学习缺陷,或者他们不确定高中毕业后会做什么;
3.低轨道,包括职业教育和粗浅的学业课程,是为那些成绩不好或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设置的,毕业后他们可以符合二流学院、社区大学或就业的资格。
在1930年,明尼苏达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 W.S.Miller和Henry J.Otto发表了第二篇关于分班实验研究的综述。他们认为只要分班方法正确,是有利于学生的。一年以后,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Alice Keliher引用了同样的实验数据,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她认为美国私立高中班级分流对学生的成绩、自我概念和社会前景都有负面影响。这一争议持续 至今已经70多年了。
Slavin认为尽管好班学生从美国私立高中班级分流中得到了一些好处,但是以差班学生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为代价的,因此这种分班应该尽量避免。 因为学校是根据综合成绩而不是根据某科目成绩来分班的,其结果是减小了具体到某一科上学生的差异,从而使分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Oakes,1995)。此外,被分到差班上的学生由于缺少正性榜样的影响,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害的(Page,1991)。从教师方面来看,有研究表明 差班的教师不愿意教这样的班,有意或无意地表达了他们对于学生较低的期望(Weinstein,1996)。差班教师没有做很多工作来适应差班学生的需要 (Ross,Smith.Lohr, & McNelis,1994)。同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差班的教学水平比好班和中班的要差。比如缺乏热情、组织松散,教授更多事实而不是概念 (Gamoran,Nystrand,Berends,&,LePore,1995;muskin,1990;Oakes,1995;Raudenbush,Rowan,& Cheong,1993)。混合班的教学水平大致和好班和中班的教学水平相当,比差班的教学水平要高 (Goodlad,1983;Oakes,1985)。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对差班学生自信心的打击,这一做法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Oakes& Guiton,1995;Page,1991)。在差班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可能违纪、旷课或辍学(Goodlad, 1983;Oakes,1985;Rosenbaum,1980)。
持利大于弊的研究者认为,当不同的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时,美国私立高中班级分流能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 能从班级分流中得到最大的好处。这样对提高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效果(Kulik,James A 1995)。中学校长倾向于安排了解高级知识的教师去教高级的知识,如果让有高级学历的教师去教算术,让没有接受大学课程的教师去教微积分,这样就是促进 公平吗(Benhow & Stanley,1996)?关于分班伤害了差班学生的自尊心问题,Kulik认为尽管被标上差班学生的标签是很尴尬的,但是在混合班里,差生和优秀学生 的成绩每天都被比较着,差生被迫公开展示自己学业的不足,这对于自尊心的伤害也是一样的(Kulik,James A,1992)。
在近年来,分班制主要被指有两大缺陷,其一是无效率,即没有提高学业成绩;其二是不公平,即差班的学生受到的谴责。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班级分流本质上是有害的,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放弃班级分流制度而采用混合班制度会使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质量更高。
所有的证据也并没有说明美国私立高中班级分流使所有学生都获益,或者说混合班明显地阻碍了成绩的进步。成绩优秀的学生是例外,对于他们来说,有更多丰富教学内容的提高班比混合班好。
CopyRight 2009---2011 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